2022年4月9日 星期六

蝸牛生態--島嶼和大陸的天敵

2016年搬家文章

蝸牛是許多生物的食物來源,從天上飛到地上爬的都有。例如:鳥類、老鼠等哺乳動物、食蛇龜(陸龜)、鈍頭蛇、陸蟹、陸生渦蟲(扁蟲)、肉食性蝸牛、獵椿、螞蟻、以及微生物。

(一)海島V.S.大陸的蝸牛多樣性
海島因為物種進入不易,少數幾種蝸牛在一開始進入後占據多樣的棲地環境(geographical diversity),而快速演化出許多同域物種(sympatric species)。也因為天敵種類少,維持較大族群量的結果,就容易發生種間競爭(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而需要在資源利用上進行分化,這也會造成同域演化。二個原因都使海島的蝸牛物種多樣性提高,而且是呈現科別(families)少物種(species)多的輻射演化(radiation)現象。
許多海島上的動物相(fauna)都是這樣,尤其對於擴散(dispersion)較容易的鳥類或小型無脊椎動物。像是生物學都會提到加拉巴哥群島(Galapagos islands)的達爾文雀(Darwin's finches),就因為吃的食物不同而造成鳥喙的大小形狀在族群間產生差異,分化出15個(亞)物種。
但也因為島嶼環境較不穩定 、面積較小、族群的數量少(不連續的族群基因庫小),遇到隨機事件(random events)時的影響會很巨大,任何區域性滅絕都對物種基因庫造成嚴重影響,也是beta-diversity的例子。例如:格蘭特夫婦對達爾文雀族群變動的研究。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tag=%E9%81%94%E7%88%BE%E6%96%87%E9%9B%80
也因此海島在遇到外來物種進入與人類活動,都會讓這些跟環境共演化出來的獨特蝸牛不容易適應新的生態而滅絕。像夏威夷的蝸牛,就在棲地減少、動植物相改變、外來種肉食性蝸牛的影響之下,而65-90%滅絕。
  
大陸的蝸牛相對需要面對更多樣的天敵,因此族群量小,種間競爭小。物種來源廣泛而且經過長期的互動演化,呈現科別多物種少。陸地面積大,因此在發生區域性滅絕時可以由其他地方的族群過來補充,整個生態系還有基因庫也會較穩定。

以上只算是理論,也有很多反例,因此需要更多研究投入。
有機會再做個示意圖吧! 

參考資料:
1. Evolution and Extinction of Land Snails on Oceanic Islands海洋型島嶼的陸蝸演化與滅絕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Evolution, and Systematics
Vol. 47: 123-141 (Volume publication date November 2016)
DOI: 10.1146/annurev-ecolsys-112414-054331
http://www.annualreviews.org/doi/abs/10.1146/annurev-ecolsys-112414-054331?journalCode=ecolsy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test001

 來看看google drive當圖床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