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2日 星期日

取樣不均的生態熱點結果




取樣不均的生態熱點結果(2020搬家舊文)

最近為了需要生物分佈點位的GIS作業爬了很多生態相關的部落格遊記,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例如:通常是鳥會或荒野保護協會這類社團的生態導覽以及定點調查活動會記錄比較詳細的景物地標、環境照。(會認植物這時候有很大幫助。)如果是爬山的照片常會出現一些明星兩爬,有時候可以判斷是中海拔、低海拔帶,或台灣的東南西北。
生態旅遊或定點調查的資料因為交通和安全的可及性沒辦法去太深山,雖然會造成取樣不均(convenient sampling)的問題,但是數大便是美,空間資料也可以生出時間尺度的資料,知道生物一年的生活作息,或做其他分析。
下面這張圖是拿所有記錄(有些地點會被重複記錄,時間尺度的重複資料會強化空間呈現的結果)用arcgis 的kernell analysis去跑出來的圖。雖然技術上熱區太過發散沒有很好的呈現,但還是很明顯可以看出就是受到取樣不均的影響,熱點都在大城市周圍較容易到達的旅遊景點。不過還沒有討論生物因子是否台北盆地本身就比較適合他們。
這也是為何像:路殺社、ebird、繁殖鳥類大調查等公民科學計畫後來會走向認領規畫過的調查樣區的原因。
這一年去聽了很多公民科學的演講和攤位活動,不論是對生態監測和喚起民眾的保育意識都是很有意義的事情,有機會再整理分享囉。
下圖是蝸蝸園收的資料,資料集可以在tbn下載。人口集中的大城市近郊或熱門景區有較多筆紀錄。

生物地理分佈圖表示方法的10個思考雜談

 


生物地理分佈圖表示方法的10個思考雜談

對生物了解越多越激發更多的思考。這篇沒有什麼重點,大概記錄一下最近頭腦的靈光一閃。幾個重要的問題都會另寫一篇文章來深入討論。或許用個圖會比較好,但是我好懶惰。

1.某些山區的動物可以棲息在草原甚至都市,例如:梅花鹿、鼬獾、白鼻心。梅花鹿會生活在草原,但鼬獾和白鼻心不是從山上不小心跑下來的。有些在市區已經建立族群。例如:東海大學的白鼻心。彰化還是台南有鼬獾?不過如果聽到雲林或彰化也可能是古坑或八卦山脈喔~

2.有些生物的分布範圍是受到地上物的支持,例如:在高山上森林線和草原灌叢的界線、蝴蝶的蜜源植物和食草、海岸線的地景。草食動物逐水草而居。

3.這影響到了生物地理的呈現(也跳太遠),有時候我們只需要用河川+地貌dem/某幾條等高線,來表示就好。

4.但是對於可以耐乾旱但是仍需要山林棲息的生物,地貌就顯得重要。這時候可用NDVI圖層。例如:石虎偏好棲息在樹林和草原交界,因此台灣西部丘陵就是他們的熱點。

5.水鳥會利用平原的河川和人工池塘和海岸濕地,因此也只要標示出河川水系圖+地貌dem/某幾條等高線,來表示就好。

6.都市的鳥類分布可能跟鄰近的丘陵和河川有關,但是我們也會考慮到校園公園綠地的重要性,因此可以用NDVI做出來(詭異的紅藍圖)再修改手工框出微棲地。有時候則會加上道路,因為有行道樹,或者可以代表框出公園範圍。

7.什麼時候要放路網圖?通常是跟人為活動有關,例如:都市鳥類、路殺、或一些探討道路密度對生物分佈影響的研究。

7-1這邊岔出去一個問題。某些路邊的點位資料會有convenient sampling問題,可以如何修正?什麼是適合台灣的資料篩選方法? 例如:在台灣蛇類熱點的碩論研究中,就有低海拔蛇類偏好道路密度高、高海拔蛇類偏好道路密度低。即使是資料上萬的ebird也有中高海拔資料不足的問題。

8.可不可以不放水系圖?例如:對於池塘型的蛙類,都市有許多校園、公園、農村的灌排和蓄水池。比較適合放等高線圖,表示他們有海拔分佈上限。但如果是探討地理親緣還是需要水系。因為台灣的大山大河對於低中海拔陸域生物族群的擴散是重要的地理阻隔。

9.環境因子的網格大小。這個會另外寫一篇討論。為何台灣的文獻通常是用1*1公里?但是歐美可以用到30*30公里?

10.用鄉鎮界圖來看生物分布熱點是相當不符合現況的。用在表示人類社會活動比較恰當。例如:人口數、新生兒數量、感染某疾病的人口。

座標的萃取與轉換




座標的萃取與轉換

在台灣各類調查資料的整合工作正在進行,現在的資料有國際標準的Darwin Core Archive記錄方式以及google map盛行而習慣的記錄方式,但是舊有的珍貴調查資料常常五花八門,每個人的記錄方式皆不同。通常越古老或越個人形式的記錄資料會越有挑戰。
1. 度分秒60進位轉成十進位
多數地理資訊平台二種都可以讀到資料,但是十進位的更普遍。有些度分秒資料如果含有十進位也無法讀取,例如25.678'或25.67'89.12''
座標轉換除了自己用excel 簡單換算,也可以貼到google map 上搜尋就會同時列出。以上只能一筆一筆輸入,目前還沒找到批次轉換的網頁。
通常小數點後五位的點位就已經精確到10公尺以內,要求再細可能GPS 儀器的誤差都比這大。像是25°05'35"的誤差約20公尺內,25°05'35.6"的誤差約在5公尺內。
google map 提供的資料通常在道路上,度分秒和十進位的表示分別是25°05'35.5"以及25.678912,誤差在5公尺內,另外google街景提供到小數後七位的資料。
單位換算得到的不整除數值並不代表資料的精確度。可以嘗試把幾筆資料放到google 地圖上確認。
2.TM2二度分帶轉WGS84
TM2是早期在台灣普遍的調查記錄方式,但是現在習慣用WGS84多數地理資訊平台才讀的到資料,因此需要做轉換。
TM2座標系統分為TWD67和TWD97,如果只有寫TM2而沒有寫是哪個,這時候可以嘗試將幾組座標轉換,看看是否符合地點的文字描述,也許直接就落海了。
二者相距近一公里,網路找到的參考換算方式如下:
TWD67 橫座標 = TWD97 橫座標 - 828 公尺
TWD67 縱座標 = TWD97 縱座標 + 207 公尺
批次轉換的網頁: http://taibif.tw/BDTools/coordinateConverter.php
3. 道路+海拔/公里數的範圍
植物沿著步道、林道的穿越調查現在還很常用這種記錄方式,這時候只能運用工人智慧,打開一個有等高線的地圖在上面點出座標。通常這種資料的意義是該物種廣泛出現在這個海拔區間,個人習慣同時記頭尾二個座標。
不過這類資料的精準度通常就很差了,只要不影響結果差個數百公尺都還可以使用。但是後面最好註記一下原始資料內容,讓其他資料使用者自行判斷。
道路里程數目前只有省道可以查詢,所以就參考google街景或爬文找越野腳踏車的路線紀錄吧。
另一種相關的調查方式只有某步道的物種名錄和數量,請斟酌使用。
4. 地名或地標
一個地名或地標的實際範圍可大可小,通常在1~5公里內,考慮調查者的行動方便通常只會在道路上或人工設施周圍就可以縮小範圍,最後稍微注意同名異地的情況。然而這種資料範圍通常無法縮太小,如果環境異質性太大無法符合研究,使用上就要剔除這筆資料。
5. 時空穿越
如果資料使用者真的很缺資料的話,直接找調查者要詳細的資料(如果有)也是一個辦法。(這需要看交情,然後對方可能會生很久。)


參考工具:
google map
地圖瀏覽器 https://map.happyman.idv.tw/~mountain/twmap3/

Arcgis教學2_用1km網格萃取生物分布資料




Arcgis教學2_用1km網格萃取生物分布資料



201912更新
用1km網格萃取生物分布資料
預期結果如下圖,多筆生物分布資料會用1km網格合併在網格中心點一筆資料。(但也希望有人能開發個線上軟體。)


步驟0

因為這個版本的1km grid沒有XY欄位資訊要自己建立。
1.打開左列1Km網格Layer的table,Table Option、Add Field增加二個X、Y欄位

在新增欄位上方右鍵點選Calculate Geometry各自點選X、Y coordinate of Centroid,就會在原來的table生成(網格中心點的)座標。圖1

步驟開始1

(圖2)上列Selection→Select by Location→Target Layer選1km網格shp、Source Layer選生物分布點位csv,正常會看到在地圖上選出分布點位覆蓋到的藍色網格(圖3)


在左列1km網格圖層按右鍵打開table→點select 分頁會看到選出的網格(圖4)→從左邊欄位拉選,右鍵Copy Selection複製貼上到Excel軟體一個新的頁面(圖5)→Clear selected features結束工作或換其他物種的分布資料再做一次。



如果有座標系統轉換問題,詳見下面。現在通常用WGS84十進位經緯度。



座標轉換工具
這次不用中研院的shp小工具
上網搜尋”座標轉換”就會看到Taibif的線上操作網頁。全名叫做”地理分布線上座標轉換- 生物多樣性資料校對轉換工具”得到的經緯度轉換資料是Y,X格式,需要切割X、Y才能繼續使用。這邊只要在excel頁面使用分割儲存格即可。
資料→資料剖析→分隔符號→’ →完成
http://taibif.tw/BDTools/coordinateConverter.php

數值類圖層的區間數量計算by Arcgis

 


數值類圖層的區間數量計算by Arcgis

計算數值圖層的方法
有些圖層是由連續數值組合而成,例如ASCII,如果想要知道一定範圍的資料數量(例如海拔1000以下所占的面積)要如何取得呢?
這時候可以用一個很簡單的方法,跟當初設定地理分層設色圖一樣,在Properties。
左列的圖層按右鍵→Properties→Layer Properties→Classified→Classes輸入2(層)→Classify→Break Value修改數值的高標→在長條圖區間拉取(ex:0~1000 m面積)→得到範圍內的數值(1424個1Km網格)。要選取其他區間可在長條圖按右鍵Reset Zoom回復這邊可以注意右上方的數值框,只要改變閥值數量就會變。假設我們改成1000和4000。這邊只要改高標就可以取得範圍,不用設定0,同時也可以看下方的長條圖知道資料分布情形。








Arcgis教學3_北台灣環境因子圖層asc切割




Arcgis教學3_北台灣環境因子圖層asc切割

內容正在更新...
環境因子圖層通常是從國家調查資料網格化而來,如果今天只要地區性的資料就需要經過裁切。

目前台灣的內政部等都有相關的開放資料可以下載。早期很多要拿著地圖出版品數化。這篇就不介紹如何將原本的資料網格化。


材料:全台環境因子圖層asc、北台灣縣市界shp、Arcgis介面




Add Data加入北台灣縣市界.shp→使用Extract by Mask工具。先匯入要裁切的一個全台灣環境因子圖層.asc→用北台灣縣市界.shp去切→出來會得到一個.adf的網格raster檔自動生成。這邊因為分別是TWD97和WGS84,有跳出黃色警示,不過還是可以生成。如果先用ascii to raster也是得到相同的raster檔類型,但是多此一舉。→使用raster to ascii轉回asc就完成了。成功會自動生成圖層。看起來adf和asc都長得一樣,可以從資料夾去看多了那些檔案。這邊檔案很多,建議一開始就把要轉換的環境因子圖層用新的資料夾整理出來,匯出的也用一個新資料夾。第一步adf檔名和asc要不同。例如:bamboo_prop.asc→Mask→n_bamboo.adf→Raster to Ascii→n_bamboo_asc.asc。然後檔名限制13位元、不能用點只能用下底線。正常會顯示file(asc)但有時候沒顯示,下拉二個都是叫file,此時要選第二個。第一個跑出來是文字格式。
bug:




這邊可以順便看一下tppic雨量是5*5網格
整理好1*1公里環境因子圖層之後就可以來介紹生物分布預測(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的幾個方法

版權沒有自行轉載

蝸牛標本記錄的簡單資料分析




蝸牛標本記錄的簡單資料分析

蝸牛標本記錄的簡單資料分析,以琉球大學線上標本資料庫為例。



從網頁資料頁面初步解析:算是有系統的在收集琉球群島(奄美到八重山)的各類群生物。


美中不足的是沒有標本照片和詳細地點,也沒有留組織樣本。
1.物種判斷可能會隨著分類變更而有誤。(如果去檢視標本可以。)
2.無法進一步作為需要更精確尺度的空間生態分析的資料。但因為琉球群島的海拔不高,所以比較不會有海拔帶不同物種的問題。
3.無法做繁殖季的分析。(如果去檢視標本可以。)
4.無法作為遺傳分類材料。(如果保存狀況不佳也無法。)



















想要回答的問題:
1.這份清單有幾科幾種。
2.各科有幾種,前幾大科為何?
3.地點特徵。行政區、地點數、每個地點的資料筆數。
4.年份、月份的特徵。


資料來源:


琉球大學博物館楓樹館Ryukyu University Museum, Fujukan

http://fujukan.lib.u-ryukyu.ac.jp/db_database/lib_main.php?type=1





步驟0:
將網站的線上資料庫整理成excel表格。技術可行也可以爬蟲資料。


開始:
一、科別統計1
1.將科別欄位複製到新的表單。
2.可複製二次,第一欄使用資料→移除重複,建立只有科別列表的表單。這一部除了統計科的數量,在接下來計算各科的資料筆數也會用到這欄資料。這裡可以回答這份資料總共記錄22個科。
3.統計各科的資料筆數。使用countif(E$1:E$119,family),之後就可以下拉計算其他科。$是為了固定選取資料範圍。
4.接著排序各科資料筆數的大小。資料→排序。排序對象:數值,順序: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皆可。(在排序之前請先將複製貼上的資料在旁邊空白欄位,再複製貼上數值欄一次以清除運算公式,不然排序後的數值會跑掉。後面的各步驟都要注意這點。)
圓餅圖的版面有限,因為科數有點多,後面5%以下的科可以集中在others。但是圖表資料範圍選取就要從後面開始。








二、科別統計2
1.將物種名(species)欄位清單複製一次,移除重複。發現物種清單只少了5筆資料,顯示這是有系統在蒐集物種。這邊可以回答這份資料總共記錄114個物種(亞種)。




三、地點統計1
各地區的資料筆數,通常隨機調查資料越遠離人口密集的都市資料越少,僅剩觀光景點的點狀記錄。另外通常一個地點會有多筆調查記錄。
1.地點資料原本只有一個欄位。我們已經先衣料行政區界和地點,區分出:縣市(county)、鄉鎮區(downtown)(在此因為蝸牛的生物特性用島嶼island來區分)、地名(location)
2.跟前項一樣,複製資料欄位,移除重複,建立地名清單,countif函數統計。
這裡可以回答:分屬沖繩縣98筆和鹿兒島縣21筆資料,分屬在14個島,55個地點,接著再排序各島和各地點的資料筆數。最多的依序為(>10筆):沖繩島、宮古島、奄美島、石垣島。地點大部分只有1、2筆記錄,最多8筆。


四、地點統計2
1.進一步想探討各島的調查地點數。通常記錄越多的島(或行政區),調查地點越多。步驟:開一個新的地點統計2表單。將地點資訊複製過來,以地點(location)移除重複,就會得到55個地點。2.接著統計各島的調查地點數。複製貼上之前的島資料到一個新欄位,在這裡用countif函數統計地點數量。統計出來趨勢一樣,但是略有不同。可以用sum來檢視資料計算是否有錯誤。









五、日期統計
1.計算各年度的調查記錄
調查日期統計通常跟地點有關,不同資料來源會呈現不同趨勢。例如:公民科學的資料容易呈現重複調查並且通常是離城市近易達性高的景點;生物資源調查則會呈現地點廣泛,注重不同環境或地理區隔的分群取樣。
步驟:開新的日期統計表單,複製貼上調查日期,移除重複,依照年度進行統計。除了2004、2005年特別多,沒有資料偏好。
使用countifs區間計算函數:
=COUNTIFS(B$2:B$56, ">="&DATE(E2,1,1),B$2:B$56,"<="&DATE(E2,12,31))
2.月份統計。使用text先抓出資料的月份,再用countif統計各月份數量。(年月有0的會跑掉。目前無法排除問題。)除了5月沒有特定月份偏好。





以調查報告書的寫法:
日本國立琉球大學的線上標本資料庫蝸牛為針對各分類群的系統性收藏,記錄時間從1988年2016年,共收錄22科114種119份乾燥貝殼標本。採集範圍涵蓋琉球群島之奄美大島至與那國島,22座大小島嶼55個採集地點。每個地點至多記錄到8個物種。記錄筆數與物種最多的科依序為扁蝸牛科、南亞蝸牛科、煙管蝸牛科、山蝸牛科等,其中包含5個外來種,除雙色草包蝸牛外,皆為農業或人工環境常見的世界性外來物種,包含:非洲大蝸牛、雙色草包蝸牛、高音福絲鼈甲蝸牛、扁蝸牛、錐蝸牛屬。資料庫未收錄蛞蝓類物種。記錄地點沖繩縣98筆、鹿兒島縣21筆,記錄最多的島依序為:沖繩島50筆22個地點、宮古島16筆7個地點、奄美大島12筆2個地點、石垣島10筆8個地點、西表島7筆資料4個地點。記錄年份除2004、2005年資料較多,其他年份資料皆少。調查月份則以5月最多,與蝸牛在溫暖季活動的特性無明顯相關。

野人道具系列---手電筒和頭燈的選擇




野人道具系列---手電筒和頭燈的選擇

介紹道具:手電筒、頭燈、充電電池
進行生物夜觀有一隻光劍很重要,才能讓躲藏在黑暗中的生物無所遁形。
頭燈
主要功能:適合行進間近距離大範圍的照明,最重要的是可以空出一支手,當遇到需要手腳並用的困難地形或翻找背包物品都比較方便。
通常買過一顆便宜不太亮的頭燈之後就會買高流明數的頭燈,因為燈用久都會變暗,這就是用買電池的錢換買頭燈亮度的概念。高流明數的頭燈並不是經常需要使用到最大亮度,而是在其低段數又夠亮的情況下能用很久,登山如果行程沒有太多摸黑可能一趟五六天都不用換電池(我猜是18650電池而且超過三千元一顆的頭燈,我們還是用不到一半的價格再多帶幾顆備電池)。防水功能的話因為有時候下雨還要繼續照明,在進行一些開關或更換電池而進水氣就容易傷到頭燈,因此有防水功能的頭燈會比較耐用。不過一定亮度價位的頭燈通常都有防水功能。跟手電筒一樣,有旋轉聚焦就容易從縫隙進水。但是頭燈主要在看近物,通常有多段亮度就足用。
手電筒
主要功能:適合照遠和聚焦看一個物體。
首先分成可聚焦和不可聚焦型。我開始認真夜觀也是用可聚焦型,因為手電筒快沒電時還可以聚光搜尋。但是聚光的缺點就是不太防水,使用一段時間會耗損膠圈和潤滑油,水氣就容易進入手電筒內讓晶片生鏽。如果需要聚光功能可以買聚光型的手電筒,一般使用不開到最量以保持手電筒的續航力和最大亮度。另外可裝一個塑膠罩變成進光手電筒。
我通常是手電筒和頭燈二種都會攜帶,這樣行進間既可看路又可搜尋遠方或深處的可疑生物。
在手電筒會看到200~800/1000~2000以上相當價差,主要是在防熱晶片。因為手電筒在最高亮度久了會過熱(10~30分鐘)會傷害led燈或因為冷熱溫差造成爆裂。防熱晶片的功能會暫時降低手電筒的電流,之後還是可以調回高亮度。再來就是防水功能、五年或十年保固。品牌的價差就有待大家實測了。如果不需要用到這麼亮或持久性的也可以買便宜的就好。
推薦電筒王 http://www.wii.tw/~fogerdis/有網站也有實體店面可以實測。他送修時還有外借手電筒的服務喔。

既然都提到手電筒了就來介紹一下充電電池。
手電筒和頭燈會用到的電池通常是18650和3、4號充電電池。充電電池通常要買一整組充電器,且單價高很多,如果不經常使用可以用一次性的乾電池。
一次性電池vs充電電池+充電器
如果經常使用電池可以考慮買充電電池,除了環保也比較省錢。但是充電電池的耐久度和充電器的功能性跟價格很有關。充電器如果有需要充3號電池(例如閃燈)可以買二種都可以充的,有些可以同時充2/4/8顆電池,有些更可以獨立充電,還有的會顯示電池電量和電阻或快充。獨立充電會比串連充電的好,因為串連充電的充電器當一顆已經充飽,電流就會一直經過他再放電給還沒充飽的電池而減少壽命(應該是這樣?)。有顯示電量電阻的可以拿來逐漸淘汰老舊電池。這邊推薦soshine H2或H4充電器,H2為二獨立充座,網路價格在450~500元之間。雖然是便宜的中國貨但是品質性能相當不錯。如果去電子器材周邊店面買通常只有賣某黃色包裝的德國貨,一個就要900元以上。
18650電池
18650電池也有價差,除了品牌、某些電池的電容量網友實測有灌水、也跟品管和有無斷電電阻有關。有些18650電池(+)極沒有凸起,有些手電筒須要有凸起才能接通,於是就有了電池墊片的出現。然而有些人覺得每次裝電池都要記得塞墊片很麻煩就發明了磁鐵墊片,但是在手電筒高電流的情況並不建議,因為這個電阻容易過熱,如果電池又是不明品牌沒有斷電電阻的時候就容易有安全危險。

個人裝備(參考):
燈具:
頭燈(4號*3顆)+手電筒(186500*1),單日行程都會帶一套備用電池
充電器:
enerpad TG2800鎳氫電池(3、4號)四充+soshine H2(彈簧座各種電池2充)

野人道具系列---雨具的種類與選擇

 


野人道具系列---雨具的種類與選擇

最近的天氣不只午後雷陣雨,晚上也要下一波,就趁這個只能窩在室內的時候來整理一下自己的雨備。之前有稍微介紹過鞋子,這篇就介紹身上穿的雨衣和雨傘。會列出主要適合的用途場合,再細述相關原理和限制。參考文獻都寫得比我專業,大家一定要點進去看喔。
1.雨衣
2.雨傘
3.帽子、頭巾



一、雨衣:
1.二截式雨衣:
個人使用六年,騎車爬山一套到底。主要優點:1.適合走動,尤其穿梭在沾滿露水的高草叢。2.在悶熱的小雨可以拉開上衣拉鍊較舒適。騎機車也有很多人選擇用,但是在大雨中水會從褲子腰口、拉鍊、褲襠縫線滲入。貴的會改善成有封膠,但這屬於消耗品,尤其平常放在機車車箱內的高溫。腰口因為騎車時的坐姿是彎曲的容易積水,等紅燈時撥開的效果仍有限。第二個缺點因為不透氣長期穿著或走動容易累積身體水氣,而有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的說法,建議至少選擇上衣有網布的,運動長褲也是相同道理。

2.斗篷式雨衣:
個人目前騎機車使用的方式。因為沒有拉鍊腰口就沒有滲水和身體濕氣問題。缺點是活動不方便,只限機車使用,踩中柱側柱容易踩到衣擺。價格比好的二件式雨衣便宜。
2-1登山斗篷雨衣:
目前沒有使用過,只簡單說明。但他為了活動性大約只做2/3身長,側邊也有開,因此只能防小雨。無法跟機車共用。

3.全身式雨衣:
類似斗篷但是有拉鍊,只能作為騎車用。優缺點就融合了斗篷和拉鍊的特性。通風而且小雨可以拉開拉鍊吹風,但是活動性不好。

4.登山雨衣:
防潑水外套的加強版,可以在登山用品店和戶外用品店找到相關產品,也建議在現場試過。除了2-1的斗篷,現在有許多能做到兼具活動性(普通雨衣帆布還是卡卡的)、透氣性、耐刮等特性,價格數千到上萬的都有。例如:老人頭Norrona、始祖鳥ARC'TERYX
建議去登山用品店詢問何挑選,戶外用品店的商品可能價格是著重外型、品牌,店員也較無相關登山經驗而無從詢問。
5.防潑水外套:
從最輕薄跑步穿的風衣到具保暖效果的都有,但一定要找有口袋拉鍊的。筆者有二件,一件就是輕鬆薄的跑步防潑水風衣,平常進出冷氣房、晚上騎車、上低海拔的山、下毛毛雨都適合。另一件是較厚的勾鐵絲外套。聽說歐洲人不太撐雨傘就是一件外套到底,名牌的產地價過季款也是便宜一半以上(3000+元)。但防潑水處理也屬於消耗品,只能用少洗、溝鐵絲噴劑這些減緩耗損速度。越厚實的弄濕就越難乾,另外因為透氣性,開始濕進去繼續穿,就會吸收體溫來蒸散濕氣。所以大雨還是乖乖穿雨衣。


二、雨傘:
雨傘在登山中適合在寬敞道路的中小雨使用。還有例如:在芒草叢推進、趕流浪狗、勾東西、戳水中生物、當小休拍照偏離道路鑽樹叢時東西放潮濕地面的防水布、接住掉落的寵蟲?


1.拐杖傘
在平緩建置完善的寬敞步道健行可以使用。散面較大當然也較重、攜帶體積大。
例如:EuroSCHIRM登山杖雨傘
價格:3760元
重量:480g
傘徑:108cm
收納長:118cm
特點:登山杖、雨傘二用

2.折疊傘(有非常多款式)
小折、普通(一個範圍)、伸縮、登山防風傘
2-1.小折:傘桿可以收很多折,但也容易骨折。可能有些特殊材質,但價格可能偏貴。
2-2.普通(小):目前使用的其中一枝。便宜、重量輕、傘面小、體積小、脆弱。一枝50~80元就可以買到囉!重量約170g ,我覺得再輕的140g也沒差多少,但是價格和耐受和傘徑就差很大。體積小可以沉到小背包底部(一日行程)。不建議買塑膠材質傘骨,因為山上風一直吹他就一直翻就沒有擋雨效果。比較粗的鋼骨傘防風的效果很好,但是重量長度多很多。傘面小雖然擋雨面積小,但如果其他裝備做好防水只是讓頭部較舒適和視線較佳(尤其雨會噴到眼鏡上),還有當樹枝倒木較多的時候也比較容易通過。
3.登山防風傘
在登山用品店才有。通常都要1900+,號稱輕量、耐風、收納小、防潑水,個人覺得輕量用普通折就好,防潑水功能,如果介意普通雨傘放背包弄濕就用個塑膠袋包著。耐風和收納小我覺得在風雨交加的時候雨傘也沒用啦!沒有實際用過,僅供參考。
介紹三枝:
(1)在登山補給站看到的mountbell
價格:1900元
重量:128g
傘徑:88cm
收納長:24cm
特點:輕巧
(2)Blunt Umbrellas
價格:2350元
重量:373g
傘徑:95cm
收納長:36.5cm
特點:可抗十級強風、傘尖鈍
保固:5年
(3)雨傘王無敵3
價格:490元
重量:300g
傘徑:103cm
收納長:25cm
特點:
保固:永遠


三、帽子頭巾
鴨舌帽、圓盤帽、頭巾
主要用來遮陽、擋蟲掉落和拍照?
有些可以裝防蚊網,但是在台灣遇到這種情況的機會很少。通常是低海拔夏天的傍晚想停下來拍照。防蚊液可以讓蚊子的密度減少一半,然後動作變慢。露宿用鴨舌帽+防蚊網聽說效果也不錯。

頭巾
頭巾是戶外運動中便宜又多功能的輕便小物,在這裡只介紹跟防雨有關的。在毛毛雨至小雨可以包住頭部露出眼鼻取代雨傘,就可以空出手做事,以及鑽樹叢。

推薦購買地點:
1.迪卡儂。各類初中階運動用品品項齊全,價格便宜。
2.雨衣雨鞋店。雨鞋建議去這買較齊全,其他東西還好,另外我很喜歡日本野鳥學會的雨鞋
3.大賣場。主要是雨衣雨傘種類較多。
4.菜市場、超市、五金百貨、學校福利社。便宜的普通折疊傘。
5.觀光景點的手工藝品店:美麗的頭巾。有些人會蒐集。
6.(租)登山用品店。建議找有登山經驗的店員詢問。租或借也是一個方式。可以在簡單但是會下雨的活動中多帶一種來測試。
7.戶外用品店。商品種類功能很多,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買,不一定要買到最好最漂亮的。除了有些高機能的相對越厚重,價格也會貴上許多。



學校的福利社雖然不大,但是價格絕對不貴。


參考資料:
黃福森。登山帶傘的好處。去哪兒。2016/8/18。
邢正康 左承偉。防水透氣風雨衣布料與材質介紹。U-outdoor。2015/12/30
健行筆記。如何選擇防水外套。健行筆記。2014/9/14
山女孩。登山健行雨衣、雨具經驗分享。山女孩。2017/12/11

生物調查行程安排的基本概念雜談

 


生物調查行程安排的基本概念雜談

調查採集地點的選擇:
一、容易到達的休閒遊憩區、大眾步道
優點:
交通便利、路況穩定好走、有涼亭休息躲雨、附近有賣吃的、手機訊號佳、裝備簡便、因為路程時間短而可以多去幾個點、容易再次到達作複查或採集、調查結果可回饋在地導覽。
缺點:
須避開假日等遊客多的時段、可能有遊蕩犬隻、沿路過度人工的綠美化植栽和護坡工程破壞棲地、對人類活動敏感的動物不會出現、通常稀有生物不會出現在這類環境。
二、難以到達的產業道路、廢棄步道、登山路徑、天然山溝等
優點:
環境較原始少見的生物較多、作業無遊客干擾(通常都是好奇很少遇到正義之士)
缺點:
交通不便、路況不穩定難走、沒有合適的休息點、要自備糧食、發生意外救援較困難、手機收訊差、路程遠而只能去一個點、可能下次去就路斷了無法做複查或再次採樣。

蒐集資訊再安排行程:
蒐集資訊的方式除了現在有許多圖鑑社團、問大大、或者找環境類似物種的資料。生態環境資訊可以看google 街景、部落格旅遊爬山文章、一些地圖圖層。地圖圖層包含等高線地形圖、中央地調所地質圖、OSM或地圖產生器的路徑、google map行程規劃。其他像是住宿資訊、交通資訊、入山管制、路況、天氣近況、覓食點等,這些都會與裝備種類和行程的安排有關,尤其是需要過夜甚至搭帳棚的地方。



舉例來說:
我今天要從台北去苗栗大湖和泰安溫泉的一日行程,另外的備案是去更深山的司馬限林道和木瓜山步道。交通方式主要是搭車到大湖吃午餐再租機車上山,不住宿。
1.交通是最大的問題
查詢苗栗最近的租機車店是苗栗市區、銅鑼、三義。通常火車站、客運站、租機車店、餐廳、住宿等重要基本需求都會在火車站附近。因為在鄉村地區火車站就是最主要的市區。
再來考慮大眾交通工具,發現台北到三義、苗栗等地方搭火車是最好而且直達的方式。回程班次比較少而且不趕時間,我就搭區間車到新竹再搭客運回台北。
2.吃的問題
可以在三義市區、大湖市區、汶水老街、清安老街、路邊的便利商店和雜貨店等等。不過我個人更常是買二份早餐去野餐,因為平日的觀光區不會營業、或者餐廳是合菜為主、東西貴、花時間...因為早上就到三義,所以最後的安排是到大湖市區覓食,晚餐再回到三義吃。後來還是去大湖山區的雜貨店逛一逛,因為沒帶雨衣去買了一個輕便雨衣也順便買了一瓶飲料。
3.行程的變動
到當地後可能會看到登山步道或景點的路牌,稍微查了一下在附近就可以當成備案,也可以下次再來。這次就去了大窩生態園區(原本有概念的這個地名是在其他地方,是不同地方)


參考資料:
林務局台灣森林悠遊網/全國步道系統
魯地圖、地圖產生器
網路部落格遊記

野人道具系列---除霧噴劑




野人道具系列---除霧噴劑

這是一個便宜小物卻非常重要。筆者身為機車族經常要面對戶外多變的天氣狀況。
機車族常用到的地方:
1.安全帽。3/4~全罩在山區下過雨容易因為空氣濕度高而起霧。但基本不影響視線。
2.後照鏡。這個很常起霧,包刮從山上騎下山的冷熱溫差也會起霧。
3.全包的手機機車架。全包的好處是防摔防噴機,缺點是夏天在大太陽下容易過熱,以及下雨水氣在包裹內凝結容易起霧,因此也相當需要。(目前換到第三台是關節+全包。前二個鐵條式的最後斷了或常噴機換這個希望能用得長長久久。)

實際使用狀況:
1.基本上淋一次雨玻璃鏡面就要再補充一次。
2.手機機車架因為是幾乎密封的狀態,水氣很容易凝結在透明面溶解藥劑變成白色,最後覺得往螢幕按壓塗抹讓霧氣凝結就不影響夜間視線。還沒找到更好的辦法。

購買地點:
有賣泳具的運動用品店、大賣場...。原本以為除霧劑在文具店就有賣。網路上也有賣,但是一瓶100元不到的東西運費就要60元覺得划不來。
下面筆者買的這瓶85元。SAEKO 30mL 提供參考。

野人道具系列---褲子和鞋子的選擇

 


野人道具系列---褲子和鞋子的選擇

之前介紹了雨衣,再來介紹下半身的雨褲和鞋子。
我們雖然是以戶外採集所需要面對的天候和不舒適環境為考量,因此主要就是參考戶外運動的裝備。 大概整理如下。
一、褲子系列
1.韻律褲
價格:500~1000元以上。
一般爬山不冷的時候也很適合。個人最常使用。個人覺得500左右的如果不考慮美觀就很好穿,目前沒有升級的考慮。
優:透氣,活動性佳,即使濕掉也很快乾。
缺:會被刺藤蔓和低海拔的巨大蚊子攻擊。不耐冷,20度以下騎機車就感覺略涼了。

2.二件式帆布雨褲
價格:100~900。二件式雨衣通常可分開賣。
通常是剛開始登山的入門裝備。
優點:便宜,一套最便宜的鱷魚牌只要300多。
缺點:便宜的容易從屁股接縫處滲水、透氣性差,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

3.防潑水褲
價格:1000~3000元以上。
通常有保暖層,通常是運動長褲更進階的機能版。
優點:有些有保暖層、通常造型好看像布質,常出現在休閒運動用品店、柔軟等各種機能款都有、防小雨和少許草叢露水。
缺點:不防大雨、有些材質布面弄髒清洗不容易(尤其山上有很多會染色的植物汁液)。

4.登山雨褲
雖然不到帆布雨褲的全防水,但是在活動性、透氣性都更好。gortex的通常價格會3000~5000元,其他的例如OR或BD的
優點:
缺點:有些可能感覺較厚硬不好活動。
目前認識還不錯的:
Black Diamond /Stormline Stretch Rain Pants 3150元
mountainbell /Thunder pass 2340元

二、鞋子
1.涼鞋(水陸鞋)
這些鞋子雖然還是會濕掉,但是休息時脫掉襪子也不會太不舒服。缺點就是腳容易吃砂石和螞蝗。
這邊的涼鞋不是一般的涼鞋,是某些號稱可以跑步的。例如:
LUNA Sandals
Teva運動涼鞋
水陸兩用鞋。優點就是保護前腳緣。
例如:Keen

2.綁腿+登山鞋
綁腿算是雨褲的延伸或登山鞋鞋筒的的延伸以及第二個防潑水層的保護。經過幾次山神的甘霖或涉過淺水山溝就會想放棄入門款犀牛綁腿。
入門款:
Rhino犀牛中型超輕綁腿 500+元
經典款:
Outdoor Research Crocodiles GTX 3000+元
登山鞋,經過幾次雨神同行就會想升級中高筒登山鞋或用雨鞋。這個之前好像介紹過就不細比較差異。而且筆者也沒在野跑或爬雪季,不太能比較光譜二端的差異。目前也還在適應一雙新的。

3.雨鞋
建議高筒、有束口的。雨鞋價格很便宜,也滿耐穿的。水深不超過管口都可以順利通過。(還可以撈魚)



從走進登山用品店揹起大包開始就是一條不斷試探荷包下限的不歸路。

test001

 來看看google drive當圖床會怎樣